对话微播易副总裁:质疑媒介,理解媒介,成为媒介
一种很普遍的现象,很多人认为媒介就是一种载体。
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,媒介远不是这么简单,不只是以地铁、LED屏、播客等形式存在。
在麦克卢汉的《理解媒介》书中,它有一个广义的理解:万物皆为媒介,凡是能让人、事、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媒介。
当下,媒介的呈现确实越来越丰富多元,不过大家都有一个共识,媒介对品牌传播是极其重要的,有时候能对一个campaign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依稀还记得,几年前爆火的网易云音乐的「乐评列车」,让地铁文案成为那时最流行的样式。接着,长图文的漫画故事又深受大众的追捧和喜爱;而现在,很多品牌把目光转向了AI视频。
媒介流行一直在变迁,如何能找到契合自己品牌传播的呢?
这很难有正确的答案,但当我们对「媒介」有更加深层独特的理解,其实就是在慢慢接近了。
带着这个意图,找到了微播易的副总裁@李理进行了一场对话。
在这个对话中,试图打开一个切口往内去探究媒介的意义。我大概分为了三个动作,分别是:质疑媒介,理解媒介,成为媒介。
对媒介提出一些疑问,比如,如何避免浪费预算?如何保证传播数据的真实性?
从而对媒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,最后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媒介,完成一个好的媒介策略。
1.
业界流传的一句话:「我知道有近一半的广告预算浪费了,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浪费掉了。」
在当下,你认为这句话还成立吗?
或者你们有什么方法,去避免这种现象发生,去具体追踪到哪些媒介投放是有效的,哪些是相对无效的。
微播易:
这是20世纪初期的一句话了,在当时的环境下,的确如此,因为缺乏一些技术手段去监测这个广告的流向。
放到今天,这个工具是充足的,特别是线上媒介,可以进行追踪到之后的互动、转化、回购等数据。
但今天还是有很多的品牌,它还是有一半的广告预算是浪费的。为什么呢?
现在很多品牌,预算浪费来自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,包括人群洞察不够、市场定位偏差等。另外就是,在品牌所处的生命周期,制定了错误的战略目标。
不过要真正理解这句话,还要明白一件事:浪费的反义词是效果。
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,才能决定存在浪费与否。比如,一个初创品牌获得了巨大的品牌声量,但没有多少转化。
在我看来,它就是一种浪费。一个品牌先出来,一定是先把货卖出去。
品牌的第一阶段,就是先活着。只有把货卖出去,并且获得正向的反馈,才能证明这个品牌和产品是成立的。反之,再去扩大声势其实也没有意义的,只是加速品牌的衰落而已。
第二阶段是什么?提升你品牌被选择的优先权,同样一个产品在消费者面前,他可能因为知道或者认可你从而选择。
到了三个阶段,就是提升你品牌的溢价,品牌去做广告的效果应该是去提升你的品牌价值,消费者愿意多花10%甚至20%去购买你的产品。
还有一个阶段,就是去做品牌认可。这时候的广告效果更多是去实现一种文化认可,进行一种深层内在的情感和文化绑定。
确定你品牌想要的广告效果,借助工具和技术可以进行监测和追踪,这样能更好地避免预算的浪费。
现在也有一个现象,因为要得到一个良好的数据反馈,执行的时候会去刷阅读、维护数据,对此你怎么看待呢?
这其实就是数据污染的问题,很多时候这种行为是一种业界共生的状态。
因为客户一旦有预估效果,那么一定可以达到「实现」的。所以,我们很少去预计效果,只能告诉你,某个公众号它历史数据表现什么样,它内容调性呈现是什么样。当然这这是一个参考,因为还有其他很多干扰因素。
但如果要从量化的角度去看,也是可以筛选出真实的数据。
比如,在第一阶段的效果是卖货,这个就很好追踪。在第二阶段的优先选择,也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和消费调研等多个维度,去佐证这个事情。包括第四阶段的品牌认同,也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追踪真实效果……
但有时候,数据污染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主动的,也可能是被动造成的。
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媒介数据表现作为效果的话,那做品牌还是太浅显了。你要去往下追踪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,那个结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效果。
2.
当下,品牌的预算越来越少。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你们一般会采用什么媒介策略呢?
比如,一个广告campaign,是倾向于把预算集中在某个渠道上,还是会再细化拆分?
微播易:
像快消品,纯曝光类的预算真的在大幅收缩,都在往品销一体化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草。
在很多品牌的市场部已经开始分为种草、割草的部分,纯品选的内容减少,更多是讲产品功能,满足消费者或者某种场景的使用。在投放的时候,更多是达人或者素人去分享真实用户体验,完成一个销售的导向。
另一个像耐消品,比如说家电3C数码,它现在的营销也越来越快消化,也越来越开始种草化。
预算也从纯品牌曝光转向种草这种形式,但还是会保持一部分预算去做公关事件这些活动。
今年其实有一个行业涨得很快,新能源汽车。
新能源汽车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品牌向的,但它的具体链路就是种草转化,可以看到现在宣导的更多是技术、价格、性价比……
但没有绝对只做曝光,也没有绝对只做转化的。但从行业的观察、产品的特点等一系列情况来看,这种预算分布比例可能在2/8或是3/7左右,种草是一种大的趋势。
另外,在渠道上问题上,大多数品牌还是去做多渠道的布局。但这个分品牌阶段,像新兴品牌,以快消美妆为例,它基本上会先all in或者重磅某一个渠道,先把一个渠道吃透。
所以所谓的预算集中到某个渠道,它其实是要看它企业所在的阶段它的规模。
预算是打某个渠道还是多布局,要看企业具体所处的阶段和现有的规模。营销预算在整个营收能占比8-10个点,即便是快消品牌也算已经很高了。
比如,一年5个亿的生意,拿出5000万左右做营销投放,那么这5000万散着花其实是没什么用的,集中到一个渠道是可以的。
现在很多品牌都主打一个种草,追求品销合一,那么它是经济回落导致的周期现象,还是它是一个长期投放优化带来的结果呢?
我觉得都有。
在经济回落的时候,品牌的目标是先活着。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大品牌,像拉夫劳伦今天也要在抖音直播卖衣服。把货先卖出去,一定是第一优选。
但市场好一点的时候,品牌就会选择多一些品牌远景。当拉不上增长的时候,文化认同的内容就很有必要输出。
投放优化不是一个因为投放优化的结果,而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。
3.
在具体的投放路径中,我有这样一个疑问:
同样一个广告讯息,一个人接收了3次和三个人接收了1次,哪一种情况更有效果意义呢?
微播易:
如果纯回答这个问题的字面意思,一定是一个人接受三次。
甚至不止三次,因为现在信息其实已经很信息很繁杂,因为这个概念就是三家瑞士的概念,其实是电视广告的概念。
这就是3+reach的概念,也是人的注意力的理论,大概意思是一个广告看了3次、5次、7次……它每次都有对应的心理变化。
比如,你看到3次就是「知道」阶段,看到6、7次就是「认可」阶段,到10次以后可能就是「厌烦」心理了。
现在来看,这个3+reach还是有用的,人的注意力是没怎么变过,看三次会记得更深一点。
但是现在媒介环境变化太大了,电视、大屏、电脑和手机的接收环境完全是不一样的,不能粗浅地用次数来判定。比如,专注阅读一次会比随意刷看三次的效果要好。
要考虑到广告讯息接收场景和渠道的一个因素,但在同样的情况下,比如都是看微信公众号,那肯定是一个人看三次效果更好。因为一个人看的越多次才能记住,特别是注意力缺失的当下。
这里提到接收场景,可以聊聊你对电梯广告怎么看嘛?
它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,对你的注意力有着一个独占性。作为一个强推送的形式,电梯广告对于品牌信息露出来说是个重要的渠道。
它能给品牌带来曝光的作用,但正如前面所说的,你是纯粹只是听到看到了,还是认真读完了一篇文章,这又是一个复杂的命题。
4.
在《品牌洗脑》中说,早晨是我们最容易被他人影响、被说服、被影响的时段。
具体的投放时,我们会不会偏向于在早晨这个时间段?
除了在时间段的选择上,在媒介投放中,还有什么其他的细节和洞察呢?
微播易:
我觉得不会,因为现在人也不是朝九晚五这么规律的生活。
它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信息,但很难作为一个决策的依据,比如说在抖音有些人早上5、6点就开始直播卖货,也有晚上3、4点开播的。
这个主要是看面向的消费群体,早上开播是面向那些起床给家人准备加餐的人群,晚上开播针对的又是另一个消费群体,比如大厂加班的职场人。
以前电视还有一个黄金档的概念,现在人群更精细化区分之后,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会一些注意力集中的人群,那么你就需要去匹配这些受众人群的需求。
在精细化的环境下,我们有没有一个数据模型,根据不同的品牌快速匹配出一个对应的媒介组合方案呢?
有这样的媒介模型,也就是媒介组合或者是方法论的不断迭代。这里分享一个文档《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内容组合策略》,就不一一赘述了。(Ps.后台留言回复“媒介模型”可以领取文档)
5.
根据上一个问题,你觉得AI会给媒介带来哪些变化呢?
微播易:
其实AI已经带来了很多变化,比如,平台算法就是一个AI大模型,根据你的用户行为来反向组合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。
AI的底层是算法模型,它最大的改变就是媒体去中心化更加显著,粉丝变得没那么强关联了。越来越多的投放,是根据内容和兴趣标签来投放的。
另外,算法也让平台拥有了更多的流量话语权。早期的时候,不管微博还是微信,品牌可以和博主大V合作把产品卖得很好。现在,你需要借助平台的工具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。
这是在投放上的变化,另一个变化就在于内容输出。
AI会加剧这种情况,内容生产的门槛会越来越低,但产出的精品内容会越来越高。
很多人有很好的审美和创意,但没有技术最后呈现的东西比较粗糙,而AI的出现会让这些有内核价值的人涌现出来。
反之,AI也会反向去推动那些只有技能没有想法的人,让他们用创造更多的想象力。
我对AI是非常乐观的,AI技术已经成为营销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已超过50万个AI营销应用,已经覆盖了营销生产力全部链路,包括前链路的市场洞察、内容创意、媒介效能,以及后链路的私域运营,微播易内部的AI工具也覆盖了大部分的社交营销场景,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快速适应布局AI应用,实现降本增效。
6.
如果一个campaign的预算有500万,你会建议花多少在创意内容上,把多少用在媒介传播上呢?
微播易:
今天我们很多的问题,它不一定是个非此即彼的事。
比如说,一个特别牛的创意,它可能在媒介上少花点钱。一个很简单的创意,也可以通过媒介传播出去。
讲一个故事,可以做个简单的参考。
我们有一个客户,一年的市场营销费用在2000万左右。花1800万请了一个顶流代言人,然后用200万去做一些基础的辅助传播,效果非常好。
他曾经尝试过花200万找个普通的代言人,再花1800万去做传播,一点用都没有。
你可以把顶流代言人理解为一种创意内容,或者说是一种传播素材,当素材足够有话题噱头的时候,后面的传播其实就水到渠成。
那么你怎么去界定这个素材?或是对于这个项目你会提前怎么去分配好这些东西呢?
如果是一个及格线的创意,所有的素材和媒介的预算配比,大概1:4到1:5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。
但如果对素材进行投流的话,这个比例会更高。比如,这个创意花了10万,我可能会进行一个200-300万的广告投放,甚至更多。
大概就是两种情况:
一种是纯卖货的场景,纯粹把内容当做素材,在一个平台就可以实现销售闭环的。某个内容推出去之后爆了,那就一直加大媒介投放,一直投到没有效果为止。
另一种是纯品牌的内容,可以给品牌带来长期的内容价值。做投放是去支撑这个内容,让这个内容能够在更多用户心中沉淀。
当然一个优质的内容,其实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媒介传播,它会自传播,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创意少之又少。
有人会觉得创意不是这么回事,但创意和主播卖货本质上都是一个内容素材。
媒介投放就是让素材能够更有效地达成它的目标,或是实现销售转化,或是建立品牌形象。
投放表面上是花钱,本质的逻辑是省钱。
白丁学者 » 对话微播易副总裁:质疑媒介,理解媒介,成为媒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