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刻 7 天,从 0 到 100 关注的思考
大家好,我是哥飞。
社群里的朋友 HackerQED 一边上站,一边在玩国内外的各种社交平台。
本文是他花了7天时间从0把一个即刻新账号做到了100个关注的一些行动和思考。
哥飞帮他代发本文,是因为他写的这些思考,其实对我们做网站也是有帮助的,所以分享给大家。
作者:HackerQED(全网同号)
即刻是对新人比较友好的一个 SNS 平台,我注册它是为了和人交流、收集信息、顺便推广自己可能的产品。
HackerQED 这个号注册 20 天,认真发东西 7 天,今天达到 100 关注。
之前和哥飞讲,100 fo 我就分享下思考,我本以为要再久一些,没想到还挺快,有一些运气成分。我对 SNS 的一些理解也在这个实践中得到验证,敢于分享给大家了。
最终的主战场肯定还是英文推,即刻更多还是和大家交流信息的平台。我的即刻之旅是一次实验,学到的东西最终会应用到英文推起号上面去。
一. 0-30 fo:冷启动
1. SNS 的第一性原理(之后还会反复提到)
follow 等于社交认证。A follow 了 B,这个事件会被推到所有 A 关注者的时间线上。也就是说,不需要别人频繁提到你,只需要被有影响力的人 fo,就会有乘数效应。
所以我稍微有意识地留意了志趣相投的人,和他们交流,想办法让他们关注我。
2. 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
如果你想做社群健康的一份子,而不是从社群中吸血的蛀虫,就需要做到持续输出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。
以下是我自己的行为准则:
- 我不想 spam 别人的时间线,所以连推文也尽量简短,力求读者看第一句话就可以决定,是否看下去;
- 发太多和不发一样让人讨厌,本质上是你稀释了自己的信息量;
- 另外要有数据意识,但不要唯数据论——你是人,所有和你交往的也是人。真诚利他。(接下来会有数据分析,但精神底色都是这个);
- 另外 SNS 具有不确定性,因此和其他所有事一样,行动要急不可耐,但是等待结果要富有耐心。
3. 从分区人数看展示效果
分区、Tag、关键词……不同 SNS 有不同的叫法,本质上是流量池。
在 0 – 30 期我测试了即刻上和我主题比较符合的几个分区,各发了几条内容测试下曝光。也去看了各个分区的典型内容,什么内容能得到更多关注。
直接跳到结论,JitHub 程序员区的人比 AI 探索站多 5 倍。因此就算内容更偏 AI,我也优先发在程序员区。其他的自行延伸。
二. 30 – 50 fo:积累优质内容
我花了三四天探索完各个流量池并且确定自己的内容方向。然后才发现,我太沉醉于自己,都忘了和人互动。
1. 开始回复
对他人有用的推文做出有用的评论。请回顾前面“SNS 的第一性原理”,我回复别人,别人会关注我,我就会被推给更多的人。
不滥用评论,因为我的评论同样也是社交认证,而且我的时间很宝贵。我不是来看着数字增长的,我是来和人聊有趣有用的话题的。
我不是 spammer,少即是多。尤其是这个一切都可以内容生成的时代,少才是信息量。
2. 解锁转发
转发等于扩散有价值的信息,能帮到更多的人。再次回顾 SNS 第一性原理,转发是你对他人内容的认证,是评论++。
3. 开始关注数据
每日统计并 excel 留下记录。
数据不说谎,如果你知道怎么让它吐真话。
触达率 = 点赞数/fo,用于判断内容质量。
低触达率说明你已有的观众对内容不感兴趣。
主页浏览数量,用于判断内容的关注度。
低主页浏览说明新观众对内容不感兴趣。
关注率 = 新增关注/主页浏览,用于判断增长的质量。
低关注率表明你发了博眼球但价值低劣的东西。有黑帽操作会这么做,但是那不是我,我没必要搞这些。
实操:看一些同关注数量级的人的时间线,对这些数字的常见值建立直觉。
这些指标在不同阶段,对 10/100/1000/10000 fo,都有不同的参考值。
例如 1W fo 大 V 的单条推文点赞/fo 比大概是 1%,而我 100 fo,一个有点意思的普通人,这个比大概是 5%。
可以粗略估算,大 V 在成为大 V 的过程中,除了真正互相了解的人,吸引了 4 倍的路人来关注。
三. 50 – 120 fo:从 WWDC 说起
高质量内容 + 积极互动,找一个带流量的事件去认真评论。
然后事就成了。
当你真有了好内容,你就去互动,去曝光自己,而不是傻乎乎地等人来 fo 你。
酒香也怕巷子深。只有去互动,别人看到你内容质量高,有用,才会 fo 你。
fo 你实际上是一种投资,对方投资了将来的注意力,赌你未来还会产出高价值内容。
这是一种社交认可。再次回顾 SNS 第一性原理。
最后,只要即刻到达 500 fo,完成了我对 SNS 的初步验证,我就开始认真搞英文推。到时候再和大家分享经验。
四. 写在最后:我的 SNS 哲学
道德经有云,知常曰明,不知常妄作凶,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意思。在 SNS 上让自己被人关注,有其客观规律可以遵循。
我也有过维护了几年的个人推特号,一个人发同样的内容,慢慢发和快快发,最终都会达到某个平衡点。我以上的技术分析,只不过是让这个过程变快了一些,并且可预测。
影响力只是工具,追求关注数并没有好坏之分,有人用它牟利,有人做真诚利他、给社群提供价值的事情。
这和谈一场认真的恋爱一样,不要太有目的性,也不要太过高洁、排斥一切手段,对对方的需求视而不见。
我写东西是写给大家看的,要有关心这个思想市场的意识,不要孤芳自赏。
我想让我说的话被更多人听到。我很有趣、也很有价值,所以我值得被人看见。就这么简单。
而我也不靠广告变现,而是踏踏实实做产品,有进展了知会大家一声。它给了我持续输出好内容的底气。
这和 SEO 是一样的,平台需要站长、站长需要平台。我的内容足够好,因此不需要任何黑帽手段。
以上就是 HackerQED 思考全文,哥飞愿意帮他发布,也是因为他写的东西,以前哥飞的账号也是这么过来的。
白丁学者 » 即刻 7 天,从 0 到 100 关注的思考